高盛認為,在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的情況下,大宗商品供應前景分化,鎳和鈀表現將強于鐵礦石和大豆。
該行分析師JeffreyCurrie等人在周一發布的報告中維持未來12個月大宗商品“中性”建議。這些分析師預計,受助于正的滾動收益率,未來12個月標普高盛商品指數上漲0.1%。
上個月花旗銀行稱商品重新回到資產等級。而法國興業銀行認為商品表現各異。原材料表現已經表現的很獨立,印度尼西亞出口禁令促使鎳價上漲,而全球供應過剩則導致鐵礦石陷入熊市。
高盛分析師認為,不斷增長的商品需求將會促使周期性反彈出現,但價格更多的受結構性供給因素決定。因此全球宏觀經濟數據改善的大環境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商品都會上漲。
今年以來標普高盛商品指數上漲2.3%,全球股市上漲5.5%,美國國債指數上漲3.5%。高盛稱,鎳、鋅和鈀存在供應缺口,而銅、鐵礦石、石油和大豆等大多數商品預計都將供過于求。
花旗全球市場副總裁AakashDoshi曾表示,今年以來,資產經理和一些新的基金都加大了對商品的配置,地緣政治和天氣因素是主因。
法國興業銀行商品研究主管MichaelHaigh則依次看好農產品和能源,非常不看好貴金屬。
高盛認為,金融市場對中美兩國宏觀經濟加速改善給予了積極反應,標普500指數上漲到新的高點。但是商品指數基本上保持穩定,大部分原材料供應過剩的預期壓制價格上漲。而鎳、鋅和鈀預計未來三年將會短缺,不受商品整體趨勢的約束。
摩根士丹利也預測鎳、鋅和鈀將上漲,其中鎳上漲可能過度,但明年供應短缺將會支持其保持上漲趨勢。鋅短缺形勢將會加劇,因此還將繼續強于整體市場。同時強勁的供求基本面將會支持把上漲。
下一條:天然石材成家裝新寵